苏庚春讲书画鉴定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苏庚春讲书画鉴定精美图片
》苏庚春讲书画鉴定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苏庚春讲书画鉴定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4792577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5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78.00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内容简介:

《苏庚春讲书画鉴定》是中国书画文物鉴定大家苏庚春先生集毕生书画鉴定经验之作,由其学生、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朱万章先生跟随学习书画鉴定多年辑录编排而成。本书收录了苏庚春论述古代至近现代中国有影响力的书画作品及书画鉴定随笔、论文二十余篇。文章内容涉及广泛,不仅剖析了不同时代风格、代表性画家的用笔和用墨特点,同时还涵盖了署款、题跋、印鉴等鉴定知识,均为苏庚春鉴定学问之精华。本书不仅是了解中国古代以来书坛画苑的珍贵材料,也是学习书画鉴定的必备资料。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苏庚春(1924—2001),字更淳,号春雨楼主,河北深县人,出生于北京的古玩世家。古书画鉴定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师承夏山楼主韩慎先。早年在北京琉璃厂经营古玩字画行——贞古斋。1956 年公私合营以后,任北京宝古斋书画门市部主任。1961 年调至广东省工作,先后供职于广东省博物馆和广东省文物鉴定站,擅长明清书画鉴定与研究,著有《苏庚春中国画史记略》《犁春居鉴稿》《明清书画鉴定家选》等。

朱万章,1968 年生,四川眉山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从事明清以来书画鉴藏与研究,著有《书画鉴考与美术史研究》《销夏与清玩:以书画鉴藏史为中心》《书画鉴真与辨伪》《鉴画积微录》《明清书画谈丛》《过眼与印记:宋元以来书画鉴藏考》《画外乾坤:明清以来书画鉴藏琐记》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虽然各地区造假都有其特点,但造假的方法不外是:摹、临、仿、造、改、代等六种。

一、摹,是用薄纸在原作上钩出各个部位的构图,然后对照着原作的笔法,或复在原作上填墨设色,尺寸、部位与原作相同逼真,高手摹的,是很难辨别出来。但摹本的缺点是不生动,没有神采,往往失去原作的神态,工笔的作品比粗笔写意的容易摹得像,摹的技术一般都不会很高的。

二、临,对着原作来临,也是按着原作的尺寸、部位来临但在画内的位置上要求不严格,有些地方大同小异,他是看原作落笔,故此总比摹本的生动一些,也要比摹的技术高些,但缺点是不够熟练,而且笔墨也会呆滞,细微的地方不像,也有人采用摹、临两结合的方法。

三、仿,它和摹临两种不一样,比两种的本领要高一些,它不一定要求与原本的尺寸、部位都一样,画中的内容、位置有时也是互相搬弄的。仿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有原作品而不在仿的人手里,凭着自己的想象为之;另一种是没有原作品,做伪者是按照当时作者的笔法、风格面貌仿拟出来的。这两种仿的方法,只有高手才能办,故此他的气势和神采都比较好,但缺点是往往容易露出自己的面目来,而且在技法上也是有他的破绽之处。

四、造,是凭空臆造,这是一种创作,比仿要费事,一般是从书籍上査出认为大名家的作品,没有见过原作,造好后再熏染旧了,使人不生疑,过去有些大名和冷门大名家的作品,造出来的是挺多的。造的缺点,主要是在时代的风格和气势上,是很难造得像的。

五、改,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増,一种是减,还有减而又增的。如把原作者的签名裁去或挖掉,或把原作者改为题跋者,再重新加上一个大名家的款,还有新的改成古的,小名家的改成大名家的,一件改成两件的等等。例如明代人学南宋院体画的,虽然画上有款识,但不是大名家,于是就可以把款式裁掉或挖去,加上宋元人的名款,冒充宋元的作品。又如明代王谔的作品,就改款为宋代马远。至如屏幅,原作者款识多是在最末一幅,把原是八幅的改...


“生不拜君”牛石慧

牛石慧,传说是朱耷之弟,原名朱道明,字秋月。明亡后在江西青云谱当道土。据说,把姓的“朱”字末尾的两笔去掉,作为“牛”字,其兄朱耷则用末尾的两笔,作为“八”字,这是兄弟二人分用一个朱字。牛石慧每署款时用草书,写似“生不拜君”四字的样子。其绘画风格和其兄朱耷很是相近,惜传世不多。

p88


任伯年的画

任伯年,名颐,号小楼。他早年非常崇拜清代人物画家费丹旭(字),故号小楼。他的作品以人物为第一,花鸟第二,山水第三。鉴定他的画,如果是花鸟,要看鸟的嘴和爪,俊俏有力的才是真的,否则多为学生代笔。

(p92)

徐悲鸿与任伯年

徐悲鸿(1895-1953)大师一生都崇拜海上画家任伯年(1840-1895),他自说是任伯年的后身,因任伯年死的那天正好就是徐悲鸿出生之日。任伯年五十八岁去世,而徐悲鸿也是活了五十八岁,这真是非常巧合的一件事。

徐悲鸿喜收任伯年的作品,但没有钱(当时徐悲鸿不卖画,生活拮据),见到任伯年的画就拿自己的画和人家交换,初时是用三四张换一张,后来逐渐的就减少了,到最后是张换一张了。

徐悲鸿说任伯年画的最精彩处是嘴和脚。嘴、脚有独到之处,特点是挺拔有力。

(p97)


齐白石的印

齐白石(1864-1957)到了晚年(八十岁)名气更大了,市上假他画的人很多,他花钱制了一方钢印,一般铃在画的下端。这事他一般不对人说。

齐白石有一方印,印文曰:“王樊先去天留齐大作晨星”。“王”为王闿运(1833-1916),“樊”为樊增祥(18461931),这两人都是齐白石的老师。

齐白石的人物

齐白石一生画过各种题材的画,但他自己和别人说,实际他的人物画得最好,最传神,因为他是画人物出生的。

(p100)


绘画“伤神”

古代绘画,经过不断装璜,画上的颜色有的会脱落,这种叫做“伤神”。北京有两位画家,一名刘少侯,一名金振之,他俩能把这种伤神的画修整,而且技术是相当高超的。


张大千二三事

我幼年时在北京与张大千(1899-1983)同住在一条胡同(桐梓胡同),张大千排行八,人官称“八爷”“八老师”。他与家父苏永乾(1888-1963)是好友,曾写一张纸条让我到一人家取东西,记得大意是"绍介庚春世兄前去您府取明画"我看了条子后问八老师:“介绍二字您怎么写颠倒了,我这么小您怎么称我为世兄?”他说,“介绍”和“绍介”两词可以通用,“世兄”其实就是侄子辈。

张大千曾专门派人收购绢本的古画,价格比较便宜(当时大约十块钱左右),他说如果收到一张宋画,那就值了(因宋画多为绢本)。他还专门搜集旧裱装的"废料"(不用的裱边、残绢、纸等),以供不时之需。

(p102)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苏庚春讲书画鉴定》是中国书画文物鉴定大家苏庚春先生集毕生书画鉴定经验之作,由其学生、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朱万章先生跟随学习书画鉴定多年辑录编排而成。本书收录了苏庚春论述古代至近现代中国有影响力的书画作品及书画鉴定随笔、论文二十余篇。文章内容涉及广泛,不仅剖析了不同时代风格、代表性画家的用笔和用墨特点,同时还涵盖了署款、题跋、印鉴等鉴定知识,均为苏庚春鉴定学问之精华。本书不仅是了解中国古代以来书坛画苑的珍贵材料,也是学习书画鉴定的必备资料。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书籍多(377+)
  • 二星好评(454+)
  • 好评(306+)
  • 值得购买(366+)
  • 小说多(459+)
  • 品质不错(131+)
  • 字体合适(640+)
  • 中评多(420+)

下载评价

  • 网友 濮***彤: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訾***晴: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沈***松: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扈***洁: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焦***山:

    不错。。。。。

  • 网友 敖***菡: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孔***旋: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国***舒: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师***怀: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