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蕖留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红蕖留梦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本书为叶嘉莹第一本传记,由本人口述,张候萍撰写,讲述其自1924年出生起至近年的人生经历、诗词创作、学术研究和师友交游。全书共九章,前六章按时间顺序分阶段(家世、青少年、大学、台湾时期、北美时期、回国)追述叶氏一生经历,第七章是对其学术思想发展历程的回顾和总结,第八章记述前几章中未能提及的师友交游;最后“结束的话”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并对此前很少提及的婚姻生活作了一些追述。
叶氏一生经历并不复杂,并无太多“故事”可说;但因着她对中国古典诗词之执着热爱,以及时代、环境之机缘巧合,使其经历有了别样色彩。其以八十多岁高龄,在“谈诗忆往”之间,对自己一生的诗词创作、研究作了细致的梳理和深入的叙述,其一生与古典诗词绵密交会:从幼年时代对古典诗词产生热爱,到把终生都奉献给了古典诗词之研读与教学,她不仅以古典诗词为业,更在古典诗词中所蕴涵的感发生命与人生智慧的支撑下度过了种种忧患与挫折——当其遭遇少年丧母、白色恐怖、晚年丧女三次打击之际,总以诗词之创作、研究来抒发和缓解心中悲苦,藉此走出低谷;到晚年则更进一步以古典文化薪火之传承为使命,而最终达成自我生命之完满。读者当可从其经历中读出传统文化与当下个体生命之间的深层互动——深厚的古典修养塑造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并在某种程度上规划其人生轨迹,而个人在大时代中的人生际遇又最终成就了古典文化的推进与传承。
此本传记虽是叶氏个人经历之叙述,所述内容亦多囿于单纯的诗词圈子;但其一生恰处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发生裂变的时期,社会的裂变,必然会产生一些“沟壑”,叶氏一生的诗词创作与教学研究活动,在客观上为弥合某些“沟壑”——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与西方之间、大陆与台湾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故本书虽以“谈诗”为名,却亦是诗外之物,可为上个世纪以来国家兴衰,文化变迁、修正之脚注。而因其性别身份,使得此书还可看作是一部新旧时代冲突中的女性奋斗史。此外,因常年穿梭于海峡两岸、香港、澳门、北美等地讲学及参加学术活动,叶嘉莹的交游极广,与顾随、台静农、戴君仁、许世瑛、夏志清、周汝昌、南怀瑾、周策纵、缪钺、金启华、赵朴初、陈省身、杨振宁、程千帆、邓广铭、冯其庸、饶宗颐等大量知名学者、文人之间的唱和往来也大有看头。
书籍目录:
《红蕖留梦》解题
和一首诗相遇――《红蕖留梦》代序
读叶嘉莹先生《谈诗忆往》有感而作绝句三章
心灵的飨宴――叶嘉莹先生的诗教
第一章 回溯家世
第二章 少年读书
第三章 恩师顾随
第四章 长路漫漫
第五章 漂泊北美
第六章 结缘南开
第七章 研读治学
第八章 良师益友
结束的话
后记
参考书目
作者介绍:
叶嘉莹,号迦陵,加拿大籍华裔汉学家,中国古典诗词专家,诗人。1924年生于北京书香世家。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师从诗词名家顾随。1954年起任教台湾大学,先后被聘为台湾大学专任教授、台湾淡江大学、辅仁大学兼任教授。1966年应邀赴美国哈佛大学和密西根州立大学任客座教授。1969年移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89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1979年开始回国讲学,三十多年来,先后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数十所大校讲学,足迹踏遍大江南北。1996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培养出一批古典文学专业硕士、博士;1999年以其退休金,以恩师顾随名号设立“驼庵奖学金”。著有大量诗词作品及中英文学术论文,出版有《迦陵文集》十卷。叶嘉莹在华语世界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推动中国古典诗词之影响和贡献,可称当今第一人。
张候萍,1954年生于天津。1979年至1983年就读南开大学历史系。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教师,现已退休。在南开就读期间,有幸聆听叶嘉莹先生授课。1999年末在南开园与先生重逢,再次跟随先生学习。2001年始随访先生,积十载,成《红蕖留梦》。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顾先生讲的真是诗歌美感的本身,他对于诗词不同的美感有很仔细、很敏锐的分辨。他讲课时用很多的比喻,联想也很丰富。比如讲到杜甫时,顾先生说,杜甫的诗是深厚博大、气象万千。他举例说:盆景、园林、山水这些好像都是表现自然的景物,盆景是模仿自然的艺术,不恶劣也不凡俗,可是太小;园林也是模仿自然的艺术,比盆景范围大,可是匠气太重,因为是人工的安排,人工造出来的;而真正的大自然的山水雄伟壮丽,我们不但可以在大自然中发现一种高尚的情趣,而且可以感受到一种伟大的力量,这种高尚和伟大在盆景、园林中是找不到的。有的诗人作的诗,也不是不美,可是就像盆景,再大一点像园林,范围很小,总是有人工雕琢的痕迹;而杜甫诗的那种博大深厚的感情、那种莽莽苍苍的气象,是真正大自然中的山水,他的那种高尚的情趣、伟大的力量,不是其他的作品可以相比的。
《浣溪沙·嘉州自作日起居注》
白足提篮上菜场,残瓜晚豆费周章。信知菰笋最清肠。
幼女迎门饥索饼,病妻扬米倦凭筐,邻厨风送肉羹香。
双袖龙钟上讲台,腰宽肩阔领如崖。旧时原是趁身裁。
重缀白瘢蓝线袜,去年新补旧皮鞋。羡它终日口常开。
《鹧鸪天·记近闻近遇》
牛鬼蛇神事有无,蚊雷市虎代爰书。乌台谳急钞瓜蔓,红卫兵骄卤腐儒。
髯皓首,系玄符。龙钟拥蔧涤圊窬。劳心锻就风波狱,迁固何曾涉谤诬。
一般的老师只是抠着字讲,一个字、一个字地讲明白就算了。可顾先生不是这样,他讲得是上天入地,兴会淋漓。这种讲授,给学生的不是只让你字面懂了,你能把诗歌翻译成散文了,把文言翻译成白话了,那是很笨的,那种翻译不但不能翻译出比本文多的东西,而是把本文给减少了。因为本文五个字、七个字一句诗,给读者很丰富的联想,你把它翻成白话一句话说明了,它的意思就被限制住了,所有的联想都没有了。文字本身在诗歌里边有很多的作用,你把它翻成白话,把它的意思减少了、缩小了,诗歌本来的文字结构、语言作用都没有了。不管是中文翻译成英文,还是文言翻译成白话都不及原作好。
一讲诗的风格:
顾先生对诗歌的讲授,真是使我眼界大开。一般的老师将的只是书本上的知识,而顾先生给我的是心灵的启发。
顾先生不仅有着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化的修养,而且具有融贯中西的襟怀。加上他对诗歌有着极敏锐的感受与深刻的理解,所以他在讲课时旁征博引,兴会淋漓,那真的是一片神行。
顾先生的讲课纯以感发为主,全任神行,一空依傍。有时的课堂上,竟然连一句诗都不讲,从表面看来都是闲话,而事实上顾先生讲的都是诗歌上的精论妙议。
诗人论诗有”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的说法,顾先生讲诗的风格就是这样。
有的诗人做的诗,也不是不美。可是就像盆景,再大一点像园林,范围很小总是有人工雕凿的痕迹。
而杜甫诗的那种博大深厚的感情,那种莽莽苍苍的气象,是真正大自然中的山水。
他的那种高尚的情趣、伟大的力量,不是其他作品可比拟的。
二、治学与育人:
顾先生讲诗还常把学文与学道,做诗与做人相提并论。他主张修辞应当以立诚为本,不诚则无物。
听顾先生讲诗词, 你不止获得文学上的欣赏和启发,还能给你一种品格上,修养上的提升。
比如,前人说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而顾先生说白石词的缺点就是太爱修饰。外表看起来很高洁,然而缺乏真挚的感情。
他说白石词是”清空“,清就是一点渣子都没有,空就是空灵,不坚实。
清空当然也是一种美,但顾先生说,一个人做人总是穿着白袜子不沾泥,总是自己保持清高、清白,这样的人比较狭窄、自私,遇事不肯出力,为人不肯动情。
三、讲修养讲诗词讲诗人:
有一回在黑板上写了三行字:
自觉,觉人
自利,利他
自度,度人。
你要有一颗多情、锐感的诗心,也就是叶先生自己常讲的”care",也就是关怀,你要有一颗关怀的心。对普罗众生,对万事万物,对大自然的关怀,
杜甫诗“穷年忧黎元”“路有冻死骨”。稼轩词“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伟大的诗人,必须把小我化为大我的精神和感情,把自己的胸襟扩大,途经...
人生相遇本偶然,聚散何殊萍与烟。忆昔遗我双竿竹,与君皆在垂髫年。五度秋深绿荫满,此竹常近人常远。枝枝叶叶四时青,严霜不共芭蕉卷。昨夜西楼月不明,迷离瘦影似含情。三更梦破青灯在,忽听琤琤迸雪声。持灯起向窗前烛,一片冻云白簇簇。折来三叶寄君前,证取冬心耐寒绿。
有人问我学古典诗词有什么用处,我说古典诗词所写的是古代的诗人对他们生活的体验,对他们生命的反思,我们在读古典诗词时,使我们的心灵与古人有一种交会;在这种交会之中,我们除了体验古人的生命和生活,我们自己也有感动和兴发,在我们与古人的交会中感受我们自己当下的存在。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书为叶嘉莹第一本传记,由本人口述,张候萍撰写,讲述其自1924年出生起至近年的人生经历、诗词创作、学术研究和师友交游。全书共九章,前六章按时间顺序分阶段(家世、青少年、大学、台湾时期、北美时期、回国)追述叶氏一生经历,第七章是对其学术思想发展历程的回顾和总结,第八章记述前几章中未能提及的师友交游;最后“结束的话”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并对此前很少提及的婚姻生活作了一些追述。
叶氏一生经历并不复杂,并无太多“故事”可说;但因着她对中国古典诗词之执着热爱,以及时代、环境之机缘巧合,使其经历有了别样色彩。其以八十多岁高龄,在“谈诗忆往”之间,对自己一生的诗词创作、研究作了细致的梳理和深入的叙述,其一生与古典诗词绵密交会:从幼年时代对古典诗词产生热爱,到把终生都奉献给了古典诗词之研读与教学,她不仅以古典诗词为业,更在古典诗词中所蕴涵的感发生命与人生智慧的支撑下度过了种种忧患与挫折——当其遭遇少年丧母、白色恐怖、晚年丧女三次打击之际,总以诗词之创作、研究来抒发和缓解心中悲苦,藉此走出低谷;到晚年则更进一步以古典文化薪火之传承为使命,而最终达成自我生命之完满。读者当可从其经历中读出传统文化与当下个体生命之间的深层互动——深厚的古典修养塑造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并在某种程度上规划其人生轨迹,而个人在大时代中的人生际遇又最终成就了古典文化的推进与传承。
此本传记虽是叶氏个人经历之叙述,所述内容亦多囿于单纯的诗词圈子;但其一生恰处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发生裂变的时期,社会的裂变,必然会产生一些“沟壑”,叶氏一生的诗词创作与教学研究活动,在客观上为弥合某些“沟壑”——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与西方之间、大陆与台湾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故本书虽以“谈诗”为名,却亦是诗外之物,可为上个世纪以来国家兴衰,文化变迁、修正之脚注。而因其性别身份,使得此书还可看作是一部新旧时代冲突中的女性奋斗史。此外,因常年穿梭于海峡两岸、香港、澳门、北美等地讲学及参加学术活动,叶嘉莹的交游极广,与顾随、台静农、戴君仁、许世瑛、夏志清、周汝昌、南怀瑾、周策纵、缪钺、金启华、赵朴初、陈省身、杨振宁、程千帆、邓广铭、冯其庸、饶宗颐等大量知名学者、文人之间的唱和往来也大有看头。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6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网站更新速度:4分
使用便利性:6分
书籍清晰度:5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是否包含广告:7分
加载速度:5分
安全性:4分
稳定性:8分
搜索功能:6分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pdf(446+)
- mobi(180+)
- 值得下载(404+)
- 排版满分(332+)
- 内容完整(459+)
- 情节曲折(582+)
- 种类多(232+)
下载评价
- 网友 潘***丽: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汪***豪: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常***翠: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仰***兰: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马***偲: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瞿***香: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田***珊: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芮***枫: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后***之: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游***钰: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喜欢"红蕖留梦"的人也看了
- 检验与临床诊断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病分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一年级,陪孩子度过幼小衔接期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清通鉴【皮面】(6卷)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昭烈帝刘备传(精)/中华历代帝王传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猫和老鼠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133篇 正楷 部编版衡中考试体)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简明汉日词典 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3月:3·12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建筑材料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美国不装腔指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3分
人物塑造:6分
主题深度:4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4分
文笔流畅:6分
思想传递:4分
知识深度:7分
知识广度:6分
实用性:4分
章节划分:7分
结构布局:6分
新颖与独特:8分
情感共鸣:3分
引人入胜:4分
现实相关:3分
沉浸感:6分
事实准确性:3分
文化贡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