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库—湘学史(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湖湘文库—湘学史(二)精美图片
》湖湘文库—湘学史(二)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湖湘文库—湘学史(二)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43849419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01
  • 页数:1213
  • 价格:59.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内容简介:

湘学概念的范围,其上限应断自周敦颐(详见本书第二章第三节),其下限则可确定在清末民初之际。其内容包括濂溪学、湖湘学、船山学以及近代湘学。湘学精神的现代转换与改造已具有新的时代内涵而不属于传统湘学的范围。*曾受到湘学学统的深刻影响,但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与传统湘学却有本质的区别,不能归属于湘学的范畴。从学术史研究的角度来说,周敦颐之前的湘楚文化和那个时期流寓湖南地区学者的思想,是湘学的地域文化基础和思想渊源,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朱子学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湖湘学(朱熹早年的老师胡宪是胡安国的侄子兼弟子,因此可以说朱熹是胡安国的再传弟子;而从学术观点来看,朱熹对于胡宏之学的某些观点也做了批判的继承),另一方面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产生过多方面的重要影响,对这种相互关系的研究,自然是湘学史不可或缺的内容。陆象山与张拭生于同时,其学异中寓同,同中有异;到明代阳明学兴起后,湖湘地区亦有其传播者,即所谓“湘中王学”,因此陆王心学与湘学的关系也当属于湘学史研究的范围。由于湘学的本质特征是尊崇理学,主张心性修养与经世致用、践履笃行并重,因此佛、道二教不是湘学研究的重点,但湖南地区的佛教和道教却与湖湘学统、湘学精神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湘学史研究亦应关注本地区宗教思想的发展。

以上是我们对湘学内涵以及湘学史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理解,本书各章节论述的内容基本上就在这个范围之内。


书籍目录:

第十章 中西文化冲突与近代湘学的开端

节 近代湘学兴盛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陶澍、贺长龄的经世思想与实践

第三节 魏源的经世实学与湘学走向近代

附:邓显鹤 汤鹏 唐鉴

第十一章 湘学与湘军

节 湘军兴起与湖湘理学的弘扬

第二节 曾国藩的经世理学

第三节 胡林翼的学术思想

第四节 罗泽南的理学思想

附:江忠源 刘蓉 李元度 邹汉勋何绍基

第十二章 湘学与自强运动

节 湘学与洋务新政

第二节 左宗棠的经世之学与洋务实践

第三节 郭嵩焘的变革维新及其开放思想

附:刘坤一 罗正钧 阎镇珩

第十三章 湘学与维新运动

节 概述

第二节 谭嗣同仁学对儒学的继承与改造

第三节 唐才常的变法改良思想

第四节 樊锥“唯泰西是效”的维新变法思想

附:熊希龄 张百熙 瞿鸿机 欧阳中鹄 易鼐 郭庆藩

第十四章 近代湘学中的今文经学、考据学

节 王闽运的学术思想

第二节 王先谦、叶德辉的学术思想

第三节 皮锡瑞的学术思想

附:丁取忠 邹代钧

第十五章 湘学与近代革命

节 辛亥革命前后的湖湘革命思潮

第二节 黄兴的革命功业与政治思想

第三节 宋教仁的宪政思想

第四节 蔡锷的军事思想与政治思想

第五节 民主革命的宣传家陈天华

第六节 杨度的立宪思想与“帝王之学”

附:杨毓麟 宁调元 谭人凤 刘揆 刘道一 禹之谟 焦达峰 谭延闾

第十六章 湘学与近代中国的文化更新

节 新文化运动中的湘学

第二节 杨昌济的伦理思想与教育思想

第三节 章 士钊的改良思想与新学思想

第四节 杨树达、余嘉锡、黎锦熙的文字学、语言学

第五节 李剑农、陈衡哲、向达的史学

第六节 李石岑、谭戒甫、金岳霖的哲学

第七节 科学家兼实业家范旭东

附:胡元俊 陈润霖 李肖聃 范源廉 易培基 易白沙

第十七章 湘学与湖湘佛教

节 晋唐佛学的神圣性与湘学理性精神的孕育

第二节 宋明清时期佛教与湖湘哲人的理想人格追求

第三节 近代湖南佛教与湖湘文化的爱国富民精神

第十八章 湘学与道家道教

节 道家道教在湖南的传播概况

第二节 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与道家道教的思想联系

第三节 李道纯综合南北的内丹思想及其与湘学的联系

第四节 张三丰和合三教的思想及其与湘学的联系

第五节 王船山生命哲学与道家道教的联系

第六节 魏源《老子本义》的救世之学

后记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第十一章 湘学与湘军

 第四节 罗泽南的理学思想

  二、辟王

嘉道年间,伴随着程朱理学的复兴,陆王心学也出现了复苏的苗头。一些宗陆、王的学者借助程朱理学复兴之势,采取调和程、朱与陆、王的方式,努力扩大心学的影响。罗泽南敏感地觉察到了这一学术动向,对于尚为浅溪暗流的心学十分警惕,以为心学绝非“已毙之虎狼”,他生怕王学死灰复燃,再度泛滥,妨碍风俗人心,威胁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因此,罗泽南虽然对陆九渊、王阳明等人的品行、事功表示肯定,承认“陆子品谊、阳明勋业,固有不可磨处”,但是为避免心学再度盛行,“废讲学以求顿悟”②,危害圣道,他特别撰写了《姚江学辨》,从学理上对王学进行了条分缕析的批判。

《姚江学辨》著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分为上下两卷,约4万字,从学理上对朱、王之辨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论述。上卷主要依据程朱的“性”、“理”至上论批判了王阳明以“心即理”说为核心的心性学说,下卷主要用朱熹的“格物致知”说否定了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和“知行合一”说。

罗泽南认为朱、王之异主要在于心性论的迥异。正是由于王阳明对心性问题的认识产生了偏差,才造成了其“致良知”说对朱子“格物致知”说的背离。因此,罗泽南首先对王阳明的心性论展开了条分缕析的批判。他说:“阳明之所以异于朱子……其本体异也,其大用异也……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湘学史(共2册)》对湘学史作了深入的研究,内容包括:湘学的地域文化基础及其思想渊源;周敦颐与湘学的肇始;胡安国的“春秋学”;张栻对湖湘学的发展等。湘学是一种极富湖湘地域特色的学术思想,在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史上有其特定地位。湘学在近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出现了几个著名的人才群体和相应的思想高峰,对中国近代社会变革和经济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这种传承千年、高潮迭起的思想文化现象,成为中国学术史上的一道独特景观,极有研究的价值。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藏书馆(82+)
  • 一星好评(192+)
  • 四星好评(346+)
  • 服务好(407+)
  • 博大精深(401+)
  • azw3(548+)
  • 情节曲折(371+)
  • 购买多(327+)
  • 在线转格式(138+)
  • 图文清晰(412+)

下载评价

  • 网友 印***文: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菱***兰: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国***芳:

    五星好评

  • 网友 堵***洁:

    好用,支持

  • 网友 相***儿: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薛***玉: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瞿***香: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龚***湄: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宓***莉: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陈***秋: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焦***山:

    不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