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儒(隋唐—现代)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说儒(隋唐—现代)精美图片
》说儒(隋唐—现代)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说儒(隋唐—现代)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476220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8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58.00
  • 纸张:轻型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内容简介:

《说儒》由我和杨名先生共同完成,他负责先秦至南北朝,我负责隋唐至现代。由于篇幅过长,就决定分册出版。杨名先生的那部分已经以《说儒》(先秦—魏晋南北朝)在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对儒学争论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翻阅此书。

在“说儒”问题上,本书难免有所遗漏和不足,这既有学识疏浅的原因,也有角度不同的问题,请读者宽宥。同时,本书也有遗憾,就是关于“说儒”没有谈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情况以及国外学者对儒家的看法。假以时日,我希望能将这两个方面写成一本书,来弥补此书的遗憾。


书籍目录:

原道//1

正蒙三十//6

论经筵劄子//14

非韩上//19

近思录•卷之十三//35

近思录•卷之十四//42

象山语录(节选)//50

答罗整庵少宰书//52

读《通鉴》论——不言正统//57

说文解字注“儒”//61

原道上//63

孔子改制考序//69

孔教论//74

儒家哲学(节选)//125

原儒//133

说儒//140

驳胡适之《说儒》//200

原儒墨(节选)//212

驳《说儒》//229

春秋时代的孔子和汉代的孔子//251

论儒为诸子之前驱,亦为诸子之后殿//258

《原儒》绪言//261

后记//275


作者介绍:

巴文泽(1973-),男,甘肃省民乐县人。哲学博士,许昌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副教授,研究儒家思想。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主持和参与16项*、省级等项目,出版了《华夏初兴》(先秦卷)一书,《今古文经学之争》一书已交出版社待出。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近年来,儒学研究越来越热,但关于儒家的争论也越来越多,更有许多学者服膺、皈依儒家,被称为“当代大陆新儒家”。然而,外界对于儒家的争论并没有停止,无论是儒家以外的学者与儒家学者,还是儒家学者之间都有争论,甚至有些争论非常激烈。这种情形,与历史上关于儒家的争论极为相似。因此,我和杨名决定将《说儒》出版,想说明争论并不可怕,没有争论才是危机,儒家就是在争论中不断发展的。当下关于儒家的争论,也正是儒家发展的又一个机遇。


书摘插图

正蒙三十

张载(公元1020—1077年),字子厚,北宋时陕西凤翔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为关学学派的创始人,“北宋五子”之一。今有中华书局出版《张载集》录其著作。

《正蒙》是张载的主要著作,共十七篇,《三十》为其中第十一篇,本篇即是从《论语•为政》篇中孔子的那段简短而带有自传性的话入手来描述和赞颂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处世以及治事等方面的。篇中提到了孔子异于常人之学的自觉进德,不以天下无道而弃之的圣人之仁,先难后获、先事后得的事事君子,孔子的教化治理之功及其对于君主的言行态度等,这些都不失为后世儒生得以效法的典范。后再次强调“穷理、尽性、知命”的性理之说,对理学以后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关学注重学以致用,而且张载对佛、道二教也进行了批判,张载哲学中的“气本”思想和本篇中“仁者先事后得”的事功因素,在理学内部的发展过程中无疑又是另一种推动力量,尤其是明清之际,王夫之对我国古代哲学进行了概括总结,促进了儒学的时代性转变,而张载哲学在此的贡献和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三十器①于礼,非强立之谓也。四十精义致用,时措而不疑。五十穷理尽性,至天之命;然不可自谓之至,故曰知。六十尽人物之性,声入心通。七十与天同德,不思不勉,从容中道。

①器:才能为……所用。

常人之学,日益而不自知也。仲尼学行、习察异于他人,故自十五至于七十,化而裁之,其进德之盛者与!

穷理尽性,然后至于命;尽人物之性,然后耳顺;与天地参,无意、必、固、我①,然后范围天地之化,从心而不逾矩;老而安死,然后不梦周公。

从心莫如梦。梦见周公,志也;不梦,欲不逾矩也,不愿乎外也,顺之至也,老而安死也,故曰“吾衰也久矣”。②

①《论语•子罕》篇有“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语。意:主观臆测。必:拘泥、武断。固:固执。我:自私。②《论语•述而》篇有“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语。


前言

前言

儒家自产生之时就充满了争议,既有来自外部的非难,也有内部不同派别之间的争论。就外部而言,孔子在世时,儒家学说得到的不仅有赞赏,也有怀疑、讥讽和排斥。孔子去世后,曾经学习过儒家思想的墨子就开始“非儒”,到战国时,荀子的学生韩非子对儒家发起了激烈的进攻,将儒学称为“五蠹”之一,而道家尤其是庄子对儒家则是冷嘲热讽。

汉武帝虽然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将儒学从子学上升到经学,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但这并不能阻止其他学派对儒家的非难。道教和佛教兴起后,儒家受到严重挑战。儒家一方面吸纳道教和佛教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对道教和佛教进行抵制,宋明理学就是这种既吸纳又排斥的新儒学。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学东渐”,儒学逐渐开始衰落,尤其是科举制度的废止和清王朝的终结,儒学从高高在上的经学权威跌落,被现代学术“肢解”,从不同角度解读。其中胡适的《说儒》“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观点遭到了当时众多学者的反驳。

就儒家内部而言,争论也从未停止。孔子去世后,儒分为八,相互之间就开始争论。同为儒家大师,荀子对孟子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汉代,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宋明时期,心学与理学之争。直至现代,儒家学者或者研究儒家的学者依然不断争论。

争论是学术发展的基本形式,在争论中,砥砺学术不断发展,展现问题的不同层面。在几千年的争论中,儒学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也展现了不同样态,说明儒学本身具有自我调适、更新的能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肯定,对于儒家的争论,还将进行下去。

《说儒》由我和杨名先生共同完成,他负责先秦至南北朝,我负责隋唐至现代。由于篇幅过长,就决定分册出版。杨名先生的那部分已经以《说儒》(先秦—魏晋南北朝)在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对儒学争论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翻阅此书。

在“说儒”问题上,本书难免有所遗漏和不足,这既有学识疏浅的原因,也有角度不同的问题,请读者宽宥。同时,本书也有遗憾,就是关于“说儒”没有谈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情况以及国外学者对儒家的看法。假以时日,我希望能将这两个方面写成一本书,来弥补此书的遗憾。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推荐购买(365+)
  • 经典(241+)
  • 速度慢(56+)
  • 内容齐全(294+)
  • pdf(174+)
  • 已买(305+)
  • 书籍多(405+)

下载评价

  • 网友 益***琴: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堵***格:

    OK,还可以

  • 网友 权***波: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通***蕊: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潘***丽: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詹***萍: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濮***彤: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利***巧: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邱***洋: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谭***然: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宓***莉: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