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十论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人生十论 人生十论精美图片](https://img3m2.ddimg.cn/4/24/11166939832-1_h_1697683496.jpg)
人生十论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人生十论》是钱穆先生所撰有关人生问题文稿的结集。生命、自由、心、我、身、物质、道德、精神、理想、人生真理,这些颇具西方哲学意味的命题,在钱穆先生笔下,散发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他论述人生路向、人生理想,并不脱离中国文化本源,他鼓励人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滋养,在现代思潮和世界新趋势中,思考自己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安身立命。树立共同的理想,过有意义的心灵生活,不要堕落在物质生活的陷阱中,才是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书籍目录:
自序
新版序
一 人生三路向
二 适与神
三 人生目的和自由
四 物与心
五 如何探究人生真理
六 如何完成一个我
七 如何解脱人生之苦痛
八 如何安放我们的心
九 如何获得我们的自由
一〇 道与命
一一 人生三步骤
一二 中国人生哲学
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一三 人之三品类
一四 身生活与心生活
一五 人学与心学
一六 谈谈人生
作者介绍:
钱穆先生(1895—1990),字宾四,1912年改名穆。先生自1912年始任小学、中学教员。1930年,他由顾颉刚先生推介,入燕京大学执教,从此跻身学术界,历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齐鲁大学、西南联大等校教授,也曾任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与唐君毅、张丕介等创建新亚书院,任院长。1967年移居台北,1990年逝世。
钱穆先生博通经史文学,擅长考据,一生勤勉,著述不倦,毕生著书七十余种,另有大量学术论文,共约一千八百万字。他在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通论方面,多有创获,尤其在先秦学术史、秦汉史、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清代与近世思想史等领域,造诣甚深,在现代中国学术 占有重要的一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人生三路向
一
人生只是一个向往,我们不能想像一个没有向往的人生。
向往必有对象。那些对象,则常是超我而外在。
对精神界向往的 发展有 ,对物质界向往的 发展有科学。前者偏于情感,后者偏于理智。若借用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的话,“ 是软心肠的,科学是硬心肠的。”由于心肠软硬之不同,而所向往发展的对象也相异了。
人生一般的要求, 普遍而又 基本者,一为恋爱,二为财富。故《孟子》说:“食色性也。”追求恋爱又是偏情感,软心肠的;而追求财富是偏理智,硬心肠的。
追求的目标愈鲜明,追求的意志愈坚定,则人生愈带有一种充实与强力之感。
人生具有权力,便可无限向外伸张,而获得其所求。
追求逐步向前,权力逐步扩张,人生逐步充实。随带而来者,是一种欢乐愉快之满足。
二
近代西方人生, 足表明像上述的这一种人生之情态。然而这一种人生,有它本身内在的缺憾。
生命自我之支撑点,并不在生命自身之内,而安放在生命自身之外,这就造成了这一种人生一项不可救药的致命伤。
你向前追求而获得了某种的满足,并不能使你的向前停止。停止向前即是生命空虚。人生的 目标,变成了并不在某种的满足,而在无限地向前。
满足转瞬成空虚。愉快与欢乐,眨眼变为烦闷与苦痛。逐步向前,成为不断的扑空。强力只是一个黑影,充实只是一个幻觉。
人生意义只在无尽止的过程上,而一切努力又安排在外面。
外面安排,逐渐形成为一个客体。那个客体,终至于回向安排它的人生宣布独立了。那客体的独立化,便是向外人生之僵化。
人生向外安排成了某个客体,那个客体便回身阻挡人生之再向前,而且不免要回过头来吞噬人生,而使之消毁。
……
西方人生,始终挟有一种权力欲之内感,挟带着此种权力无限向前。
权力客体化,依然是一种权力,但像是 了人类自身的权力了。于是主体的力和客体的力相激荡,相冲突,相斗争,轰轰烈烈,何等地热闹,何等地壮观呀!然而又是何等地反复,何等地苦闷呀!
三
印度人好像自始即不肯这样干。他们把人生向往 翻一转身,转向人生之内部。
印度人的向往对象,似乎是向内寻求的。
说也奇怪,你要向外,便有无限的外展开在你的面前;你若要向内,又有无穷的内展开在你的面前。
你进一步,便可感到前面又有另一步,向外无尽,向内也无尽。人生依然是在无限向前,人生依然是在无尽止的过程上。或者你可以说,向内的人生,是一种向后的人生。然而向后还是向前一般,总之是向着一条无限的路程不断地前去。
你前一步,要感到扑着一个空。因而使你不得不再前一步,而再前一步,又还是扑了一个空,因而又使你再继续不断地走向前。
向外的人生,是一种涂饰的人生。而向内的人生,是一种洗刷的人生。向外的要在外建立,向内的则要把外面拆卸,把外面遗弃与摆脱。外面的遗弃了,摆脱了,然后你可走向内。换言之,你向内走进,自然不免要遗弃与摆脱外面的。
向内的人生,是一种洒落的人生, 境界则成一大脱空。佛家称此为涅槃。涅槃境界究竟如何呢?这是很难形容了。约略言之,人生到达“涅槃”境界,便可不再见有一切外面的存在。
外面一切没有了,自然也不见有所谓“内”。“内”“外”俱泯,那样的一个境界,究竟是无可言说的。倘你坚要我说,我只说是那样的一个境界,而且将永远是那样的一个境界,佛家称此为“一如不动”。
依照上述,向内的人生,就理说,应该可能有一个 宁止的境界;而向外的人生,则只有永远向前,似乎不能有 ,不能有宁止。
向外的人生,不免要向外面“物”上用功夫;而向内的人生,则只求向自己内部“心”上用功夫。然而这里同样有一个基本的困难点,你若摆脱外面一切物,遗弃外面一切事,你便将觅不到你的心。
……
适与神
一
人生到底是有限,人生到底只是宇宙中一部分,而且是极小的一部分。你将求老死于此当下,苟安于此现实,而不可得。时间的大轮子,终将推送你向前。适于昔者未必适于今,适于今者未必适于后。如是,则虽有 而仍然无 ,然而已在无 中得到一 。人类一切过程之所得,正使人类真有理智的话,将不复是一否定,而始终是一肯定了。将不复是一矛盾,而始终是一和合了。这一个肯定与和合,将在“适”字的第四价值领域中,由人获得,让人享受。
“适”字的价值领域,正在其能侧重于人生的“现实”。这一点已在上文阐述过。然而这一个价值领域, 非是 的,而依然是相对的,是有限的。依然只能限制在其自己的价值领域之内。越出了它的领域,又有它的流弊,又有它的不适了。
二
人生只是宇宙之一部分,现在只是过去未来中之一部分,而且此一部分仍然是短促狭小得可怜。
我们要再将第五种价值领域加进去,再将第五种价值领域来冲淡第四种价值领域可能产生之流弊,而使之恰恰到达其真价值之真实边际的所在者,便是“神”的新观念。
人生永永向前,不仅人生以外的宇宙一切变动要推送它向前,即人生之自有的内在倾向,一样要求它永永地向前。
以如此般短促的人生,而居然能要求一个无限无极的永永向前,这一种人性的本身要求便已是一个神。试问你不认它是神,你认它是什么呢?
以如此般短促的人生,在其无限向前之永无 的途程中,而它居然能很巧妙地随其短促之时分,而居然得到一个“适”,得到一种无 里面的“ ”,无宁止里面的“宁止”。而这种 ,又将不妨害其无限向前之无 ;这种宁止,又将不妨害其永远动进之无宁止。适我之适者,又将不妨害尽一切非我者之各自适其适。试问这又不是一种神迹吗?试问你不认它是神,你又将认它是什么呢?
庄子可算是一位 反 的无神论者吧,然庄子亦只能肯认此为神。惟庄子同时又称此曰“自然”。儒家并不推崇 ,亦不尊信鬼神,但亦只有肯认此为神,唯同时又称此神迹曰“性”。
说自然,说性,不又要沦于唯物论的窠臼吗?然而中国人思想中,正认宇宙整体是个神,万物统体也是个神,万物皆由于此神而生,因亦寓于此神而成。于何见之?试再略说。
人生如此般渺小,而居然能窥测无限宇宙之真理,这已见人之神。
自从宇宙间的真理,络绎为人类所发现,而后人类又不得不赞叹宇宙到底是个神。
你若能亲临行阵,看到千军万马,出生入死,十荡十决,旌旗号令,指挥若定,你将自然会抽一口气说:“用兵若是其神乎!”
你若稍一研究天文学,你若稍一研究生物学,你若稍一研究任何一种自然科学之一部门,一角落,你将见千俦万汇,在其极广大极精微之中,莫不有其极诡谲之表现,而同时又莫不有其极精严之则律,那不是神,是什么呢?
人生目的和自由
一
整个自然界像是并无目的的。日何为而照耀?地何为而运转?山何为而峙?水何为而流?云何为而舒卷?风何为而飘荡?这些全属自然,岂不是无目的可言。
由自然界演进而有生物,生物则便有目的。生物之目的,在其生命之“维持”与“延续”。维持自己的生命,维持生命之延续。植物之发芽抽叶,开花结果;动物之求食求偶,流浪争夺,蚁营巢,蜂酿蜜,一切活动,都为上述之目的,先求生命之保存,再求生命之延续。生物只有此一目的, 无其他目的可言。而此一求生目的,亦自然所给与。因此生物之 目的,亦可说是无目的,仍是一自然。
生命演进而有人类。人类生命与其他生物的生命大不同。其不同之 特征,人类在求生目的之外, 还有其他目的存在。而其重要性,则 超过了其求生目的。换言之,求生遂非 目的,而 有其他超人生之目的。有时遂若人生仅为一手段,而另有目的之存在。
当你晨起,在园中或户外作十分钟乃至一刻钟以上之散步,散步便即是人生,而非人生目的之所在。你不仅为散步而散步,你或者想多吸新鲜空气,增加你身体的健康。你或在散步时欣赏自然风物,调凝你的精神。
当你午饭后约友去看电影,这亦是一人生,而亦并非是你之目的所在。你并不仅为看电影而去看电影。你或为一种应酬,或正进行你的恋爱,或欲排遣无聊,或为转换脑筋,或为电影的本身内容所吸引。看电影是一件事,你所以要去看电影,则另有目的,另有意义。
人生只是一串不断的事情之连续,而在此不断的事情之连续的后面,则各有其不同的目的。人生正为此许多目的而始有其意义。
有目的有意义的人生,我们将称之为“人文”的人生,或“文化”的人生,以示别于自然的人生,即只以求生为 目的之人生。
原文赏析:
人生只是一个向往,我们不能想像一个没有向往的人生。
向往必有对象。那些对象,则常是超我而外在。
追求的目标愈鲜明,追求的意志愈坚定,则人生愈带有一种充实与强力之感。
人生具有权力,便可无限向外伸张,而获得其所求。
追求逐步向前,权力逐步扩张,人生逐步充实。随带而来者,是一种欢乐愉快之满足。
近代西方人生,最足表明像上述的这一种人生之情态。然而这一种人生,有它本身内在的缺憾。
生命自我之支撑点,并不在生命自身之内,而安放在生命自身之外,这就造成了这一种人生一项不可救药的致命伤。
你向前追求而获得了某种的满足,并不能使你的向前停止。停止向前即是生命空虚。人生的终极目标,变成了并不在某种的满足,而在无限地向前。
满足转瞬成空虚。愉快与欢乐,眨眼变为烦闷与苦痛。逐步向前,成为不断的扑空。强力只是一个黑影,充实只是一个幻觉。
……
机械本来是充当人生之奴役的,然而机械终于成为客体化了,于是机械僵化而向人生宣布独立了,人生转成机械的机械,转为机械所奴役。现在是机械役使人生的时代了。
向外的人生,是一种涂饰的人生。而向内的人生,是一种洗刷的人生。向外的要在外建立,向内的则要把外面拆卸,把外面遗弃与摆脱……
向内的人生,是一种洒落的人生,最后境界则成一大脱空。佛家称此为涅槃。涅槃境界究竟如何呢?这是很难形容了。
中国的禅宗,似乎可以说守着一个中立的态度,不向外,同时也不向内,屹然而中立。可是这种中立态度,是消极的,是无为的。
西方人的态度,是在无限向前,无限动进。佛家的态度,同样是在无限向前,无限动进。你不妨说,佛家是无限向后,无限静退,这只是言说上不同。总之这两种人生,都有他辽远的向往。
中国禅宗则似乎没有向往。他们的向往即在当下,他们的向往即在不向往。若我们再把禅宗态度积极化,有为化,把禅宗态度再加上一种向往,便走上了中国儒家思想里面的另一种境界。
中国...
一清早,我便跑出校门,径自去大街,到一家旧书铺,正在开卸门板,我从门板缝侧身溜进去,见着店主人忙问,有曾文正公家训吗?那书铺主人答道有。我惊异地十分感到满意。他又说,家训连着家书,有好几册,不能分开卖。那书铺主人打量我一番,说:你小小年纪,要看那样的正经书,真好呀!我听他说,又像感到了一种不可名状的喜悦和光荣。他在书堆上检出了一部,比我昨夜所看,书品大,墨字亮,我更感高兴。他要价不过几角钱,我把书价照给了。他问:你是学生吗?我答:是。那个学校呢?我也说了。他说:你一清早从你学校来此地,想来还没有吃东西,就留我在他店铺早餐,我欣然留下了。他和我谈了许多话,说:下次要什么书,尽来他铺子,可以借阅,如要买,决不欺我年幼,索高价。以后我常常去,他这一本那一本的书给我介绍,成为我一位极信任的课外读书指导员。他并说,你只爱,便拿去,一时没有钱,不要紧,我记在账上,你慢慢地还。转瞬暑假了,他说:欠款尽不妨,待明春开学你来时再说吧!如是我因那一部曾文正公家训,结识了一位书铺老板,两年之内,买了他许多廉价书。
若有一啖饭地,可安住,放下心,仔细再读十年书。
可见言论思想自由,实际该向内向自己觅取,不能向外向社会争求。言论思想之自由如此,凡属人生行为之一切自由,实则无不皆然。若我们不明白这一层,则社会纵使给与我以种种自由,而我仍可无自由。故社会立法至多可使我们不不自由,而不会使我们真有了自由。
因此,我自己总喜欢在书本中寻找对我有教训的,但我却不敢轻易把自己受益的来教训人。我自己想,我从这一门里跑进学问的,却不轻易把这一门随便来直告人。固然是我才学有不足,而教训人生,实在也不是件轻松容易的事。
问我何所有,山中唯白云。只堪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山中白云,如何堪持以相赠呢?但我如此读书,不仅自己有时觉得受了益,有时也觉得书中所说,似乎在我有一番特别真切的了解。我又想,我若遇见的是一位年轻人,若他先不受些许教训,又如何便教他运用思想呢?因此我总想把我对书所了解的告诉人,那是庄子所谓的与古为徒。其言,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这在庄子也认为虽直不为病。但有时,别人又会说我顽固和守旧。我不怕别人说我那些话,但我如此这般告诉人,别人不接受,究于人何益呢?既是于人无益,则必然是我所说之不中。纵我积习难返,却使我终不敢轻易随便说。
向外的人生,是一种涂饰的人生。而向内的人生,是一种洗刷的人生。向外的要在外建立,向内的则要把外面拆卸,把外面遗弃与摆脱。外面的遗弃了,摆脱了,然后你可走向内。换言之,你向内走进,自然不免要遗弃与摆脱外面的。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人生十论》是钱穆先生所撰有关人生问题文稿的结集。生命、自由、心、我、身、物质、道德、精神、理想、人生真理,这些颇具西方哲学意味的命题,在钱穆先生笔下,散发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他论述人生路向、人生理想,并不脱离中国文化本源,他鼓励人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滋养,在现代思潮和世界新趋势中,思考自己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安身立命。树立共同的理想,过有意义的心灵生活,不要堕落在物质生活的陷阱中,才是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8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网站更新速度:8分
使用便利性:9分
书籍清晰度:7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是否包含广告:3分
加载速度:9分
安全性:9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7分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差评(508+)
- 赞(298+)
- 无盗版(611+)
- 图文清晰(397+)
- 实惠(575+)
- 一般般(658+)
下载评价
- 网友 谢***灵: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步***青:
。。。。。好
- 网友 苍***如: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陈***秋: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温***欣: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邱***洋: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冷***洁: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权***波: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屠***好:
还行吧。
- 网友 益***琴: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居***南: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焦***山:
不错。。。。。
- 网友 訾***雰: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堵***格:
OK,还可以
- 网友 潘***丽: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冯***丽:
卡的不行啊
喜欢"人生十论"的人也看了
吃的误区 于康 著,博集天卷 出品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正版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深圳城市更新探索与实践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电视节目播音主持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手相 越简单越实用 李琴 编著 中国财富出版社【正版保证】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个体理论:语言哲学的分析9787522717104张守奎著 中国社会科学正版 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野趣上海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蒙生(上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柯林斯COBUILD中阶英汉双解学习词典 英国柯林斯出版公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正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2017考研西医综合考点速记掌中宝 内科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实用外科学(上下第4版)(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史记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请照顾好我妈妈 申京淑 著 唤起每个人对童年和故乡的记忆 来自作家与母亲的真实经历 82年生的金智英你好李焕英同类型小说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中华状元逸趣 孙自筠,孙迅 9787546173771 黄山书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药理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中国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识别和监管研究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5分
人物塑造:4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3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3分
知识广度:5分
实用性:9分
章节划分:9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7分
情感共鸣:6分
引人入胜:9分
现实相关:9分
沉浸感:5分
事实准确性:7分
文化贡献:8分